历经多年临床观察和分析,医院胰腺外科*耿文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病学期刊《消化与肝脏疾病》上详细阐述了一种罕见、致命性胰腺炎的夺命规律。
图源:摄图网20世纪70年代,国外有学者描述了一种罕见且致命的胰腺炎,患有这种胰腺炎的病人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坏死胰腺组织中有气体存在,因此这种胰腺炎被称为“气肿型胰腺炎”。
零星的病例报道显示,这一疾病起病急骤,病程凶险。部分病例甚至来不及送医就已死亡,尸体解剖中发现他们的胰腺坏死严重,内含大量气体。因此,气肿型胰腺炎也被临床专家戏称为“会生气”的胰腺炎。
不过,因为该病种的罕见性,截至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报道。对此,专家们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和数据来开展研究。
气肿型胰腺炎属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少见类型,而感染性胰腺坏死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团队基于10余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治疗,构建了一个包含余例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前瞻性队列和一个包含余例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队列,对急性胰腺炎领域这一罕见病的夺命规律进行了翔实的数据研究。
在仔细分析了所收治的气肿型胰腺炎患者的特点和病程规律后,研究团队发现,该病起病两周内器官出现气体的患者,即便医生积极救治,病死率仍很高。而起病两周后才“生气”的胰腺炎,预后和临床结局则相对温和很多。因此,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以“气体出现时间”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将起病两周内出现气体的这类胰腺炎命名为“早发气肿型胰腺炎”,这是真正的夺命“恶魔”。
同时,研究还发现,“会生气”的胰腺炎爱挑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等机体抵抗力较差的患者“下手”。这意味着,发现早发气肿型胰腺炎患者,医疗人员要及早干预和治疗。
TIPS:
5月11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这就是前糖尿病患者)、雌激素分泌等等,多囊卵巢综合症也和肥胖互为因果……
预防肥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在饮食上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建议荤素合理的搭配:可以参看之前推文:
《时隔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新,8项核心准则新旧版本对比(一图妙懂)》
《为什么说你现在熬的不是“夜”,而是卵巢的“未来”!医生的睡眠障碍怎么“破”?》
《别怪我想不通啊!为什么会有许多医生也患上糖尿病?难道是水平不行?》
声明:本文综合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妙手医生工作站观点和立场。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资讯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转载授权、投稿问题等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