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真情,创造出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苏州的恬静和优雅是一种境界和赐予。
碧波万顷的太湖,既是稻米流脂的粮仓,更是江南水乡的柔情绸缪。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运河两岸的古色古香,是到苏州最愿意流连的地方。江南水乡因水而温柔,江南女子因水的滋养而温润。
随袅袅青烟,走进千年古运河的深处,一幅幅美妙的画卷仿佛从遥远走来。
有说精美绝伦的苏州园林源于苏州人的隐逸文化或官场失意,或躲避战乱,或受魏晋遗风影响而退隐于市,建园筑墅,来做泽畔渔翁,领受清风明月。
一道道高墙内的静谧安详,虽异于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野趣,却皆是不可多得的城市风水绝佳处所。
我的故乡丽江古城被誉为高原姑苏,也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清丽婉约。触景生情,萌生出许许多多亲切感。虽形态各异,却有异工同框之妙。
最具财富的城市苏州,这里的人们忙碌着也悠闲着。沉醉在这“人间天堂”选择一处临河的街铺,边享美食美味,边观赏湖景,让漪丽水乡融入梦的深处。
刺绣、评弹、园林乃苏州三绝。充满了天人合一的融洽。
一道道长廊,连接着历史文化的深邃。一曲曲姑苏咏唱,绵延着多少岁月的章回。一幅幅苏绣如苏州的菜肴,让人心生欢喜。
苏州是理想化城市的一个缩影,既存有雅致的文化底蕴,且富有经济腾飞的时尚芭莎。新颖别致的时代性,穿透历史也迎向未来。古风遗韵,所有的前尘往事,于坐谈杯盏之间一味的似水柔情。
苏州园林,无时不宜人。拙政园犹胜。不以奇峰异石为噱头,重在自然山水。“闹中取静,不出城市而得山林之性,逍遥自得而享闲居之乐。”
拙政园可谓隐逸文化的典范。
冬日的拙政园少了叶绿遮盖,然亭台楼宇却更显奢华厚重。安静的氛围反倒让人随性惬意。
山水里的风云,风月里的花草,都美得不可方物。舫、轩、榭等各种形色的庭院,院院别具东方美学,江南文人的风雅之韵,舒朗、隐逸,还有内涵和精美。
苏州现存最大的园林,拙政园曾几经易手,回眸那些远去的身影,谈诗赋词,抚琴弹奏,作画赏花,无一不是曾经尽享人间之乐趣。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乃元代园林的代表。遍布园内的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有迂回和繁杂的堆山杰作。假山群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元末明初建园时,气势磅礴的假山群,以太湖石堆叠而成。石峰、石笋,石缝间的古树,岭、峰、谷、坳之间盘旋往复,曲折迷离。
于长廊环绕,楼台亭阁,曲径通幽间坚实,润泽,险怪,玲珑,尽显“瘦、透、漏、皱”的审美特征。云里雾里狮子林。
太湖与运河情韵相融,冲积而出的同里,镇外五湖环抱,镇内十五条河流成“川”。流水重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幕景。
依水成街,沿水筑屋,户户通舟。唐风孑遗,宋水依依。四时养心。
水是同里的命脉,同里因水而生生不息。“水竹墅别业”、“曲水流觞”、“竹风水月”、“峭壁寒潭”……无一不是依水而建,与水相联,因水而风生水起。
桨橹划过的涟漪,荡漾出清爽的悠然,宁静而又清新。偶有弄堂深巷、石桥河埠间,走来身着旗袍的的纤秀女子,留下一袭茉莉花一样的馨香。古镇水乡的韵律之美,油然而生。
周庄水榭,粉墙黛瓦,厅堂安谧,蠡窗临河,台阶入水。一帘梦里水乡,就这样浸透着周庄墨诗,在冬里缓缓走来。一波又一波在你眼前荡漾。
若说小船是流动的音符,那么一座座石拱桥就是和谐的旋律,桥因水生,船为人行,清流滋养周庄人。
水做的周庄,充满了奇妙,让心河无尽的遐思。
乌蓬船与水融合的诗意,随舟楫一抹抹涟漪晕开的感觉,一味的悠然,悠悠然。
桥洞下的撸声,伴随吴语侬歌,“摇啊摇,摇向外婆桥”,外婆的回忆缠绵而悠长。
置身苏州,焉能不赏评弹。评话和弹词相结合的苏州评弹,是我国俗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评弹濡湿而寂寥,不显山不露水,也无浓墨重彩,但能浸透到心底,有时竟听得潸然泪下。
有缘聆听原唱吴亮莹主唱的《金陵十三钗—秦淮景》,其清丽委婉的吴侬软语唱腔,弹词丝弦音韵的音韵,犹如一杯江南水乡特酿的醇酒,清香四溢,鲜美甘纯,让人微醺,让人沉醉。
江南水乡吴文化地区孕育的吴歌是那样的含蓄缠绵,如涓涓流水一般,流淌进你的心田,迷醉于其间,听多了便不想再听别的旋律。
苏州刺绣总是令人称羡。美得赏心悦目。如同一杯杯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清丽,淡雅,回味无穷。
苏绣高雅精致的艺术品位列四大名绣之首。绸缎、苏绣与江南女子眉眼里的韵味,袅如轻烟,灵动飘逸,透着一种温雅。
苏绣是江南女子光阴里的故事。意蕴缱绻故事里的深深浅浅,在穿针走线的时光里,在油纸伞下的莞尔一笑中。
苏州缂丝、织金妆彩、素纱软缎苏绣艺术的优雅和高贵,织物穿针引线构成图案美感,是一种高级的诱惑,一种惊叹不已的余味悠长。
苏州,有太多的惬意和独一无二让人意犹未尽。而苏州博物馆,你能一饱眼福,饱览属于江南山水人文里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