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新茶友,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概念。
尤其是茶友聚会时,看着老茶客谈笑风生,嘴里一个接一个地蹦出陌生词汇。
在场的人都一脸了然,而自己,只剩一脸茫然。
两相对比,仿佛不是在讨论白茶,而是在见证什么暗市交易。
想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
心窝里像揣了十几只小耗子,别提多痒痒了。
今天,就聊聊,白茶圈上常见的几组“暗语”。
掌握了它们,你也可以秒变老茶客。
《2》
一、新白茶、陈白茶、老白茶。
一年为新,三年为老。
新白茶,顾名思义,是指年份还比较新的白茶。
一般指加工制作完成后,储存时长不到一年的新茶。
鲜,是极能代表它的风味之一。
氤氲的茶香中、稠滑的汤水里,无处不是鲜的影子。
是夏日里带着露水的菱角,雨后刚刚破土而出的春笋。
青春十足、朝气十足、活力十足。
老白茶,则是年份已经比较久的白茶。
一般储藏三年以上,才能算其中一员。
漫长的岁月,将少时的外放与活跃收起。
转而赋予了它,更为温暖、谦和、婉约的气质。
它的香气随着时光流转,越加深沉、内敛,汤水也越来越醇厚、绵柔、温和。
相比新、老白茶两位红人,陈白茶则低调很多。
但要知道,新白茶与老白茶之间,隔着的是两年的时间长河。
这便是属于陈白茶的时光。
陈白茶,就是加工制作完成后,储存时间超过一年,但又没达到三年的白茶。
它比新白茶更老,比老白茶更新,处于由新转老的过渡阶段。
就像一个刚刚度过青年时代,更为踏实稳重的中年人。
它的香气更内敛、更成熟,汤感也更稠滑、柔顺、更甘醇。
但细品时,骨子里的青春气息又会在不经意间会散发出来。
兼具新、老之美,是另一种迷人的风韵。
《3》
二、毛茶、成品茶。
每年到春茶季的时候,“毛茶”是一定会出现的热门词汇。
它在《茶叶加工术语》国标中的定义,是指鲜叶经初加工形成的茶叶初级产品。
在白茶中,指还在加工过程中,尚未完全烘干的半成品茶。
而成品茶,是与毛茶相对应的概念。
国标《茶叶加工术语》中,成品茶,是指加工完毕,已成产品的茶。
成品茶与毛茶的区别,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还有工艺的完成度。
毛茶尚未完成加工,一般都是未烘干状态,工艺不达标。
成品茶已经完成了全部加工步骤,只要质量合格,工艺一定是达标的。
而加工技术是否达标,决定了白茶能否长期保存。
比如工艺不达标时,毛茶的水分流失不彻底。
短时间内,它的茶汤更有浆感,香气滋味也更浓郁。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含水量超标的茶注定无法长期保存。
时间稍长,如果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茶香茶味就会逐渐变淡。
最后难逃受潮变质,怪味丛生的结果。
而符合标准的白茶成品茶,含水量符合标准,芽叶极度干燥,因此能储存极长时间。
在烘干后,它的白毫会损耗一些,水分离开时也会带走极微量的营养物质。
短时间内,其香气、滋味会略淡一些,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才能慢慢恢复。
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只有含水率足够低,芽叶足够干燥,它才有可能在漫长的时光中生存下来。
进而才能有机会陈化出沉沉的香气、曼妙的汤水。
《4》
三、前压饼、后压饼。
一些茶掌柜有时会这样介绍自家的茶饼。
这是**年的前压饼,这是**年的后压饼。
刚接触白茶饼的新茶友,听到时可能会一脸茫然。
前压饼:是指散茶制作完成后,存放两三个月,在当年压制成的茶饼。
后压饼:是指散茶制作完成后,密封存放几年后,压成的茶饼。
这个几年,可能是两年,三年,也可能是五年、十年。
从字面上看,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压饼的时间不同。
但实际上,它们的香气、滋味、口感,都会呈现不一样的风姿。
例如准特级白牡丹前压饼《冰肌》,与准特级白牡丹后压饼《玉骨》
同年采下来的茶青,一个是当年制作成散茶,当年压饼。
一个是当年制作成散茶,经过若干年储存后,再进行压饼。
虽然同宗同源,但一前一后,就拥有了迥然不同的茶香茶韵。
前压饼《冰肌》,当年喝的时候,饼如其名,汤水有着料峭春寒般的冰沁感。
冷冽、清凉、空灵、透彻、是太姥山的山川灵气,幻化成的琼浆玉液。
光是茶汤,就足以令人迷醉。
而后压饼《玉骨》,今年春天喝的时候,内质强劲,韵味绵长。
盖上、汤中,花香,似栀子、似茉莉、似玉兰,温柔而多情。
草药香极为浓厚,是煮淡竹叶、煮鸳鸯藤的清爽夏日气息。
茶汤也更为稠滑、醇厚,绵中带着暗劲,如玉石做成的扇骨,因此命名为《玉骨》。
《5》
四、做旧茶、拼配茶。
做旧茶,在白茶圈中算是“黑红”的代表。
不知多少喜爱老白茶的茶友,在它身上交过昂贵的学费。
做旧茶,顾名思义,就是把新茶做成老旧的模样。
是通过人工干预,让茶呈现出与真实年份不相符的,更为苍老的颜色、香气、滋味。
说白了,就是披着老白茶的“皮”的劣质茶。
“酸梅味”、“巧克力味”的噱头一波接着一波。
加上一些舌灿莲花的茶掌柜,甘为助力。
没有个三板斧,有时还真容易被它欺骗。
拼配茶,在白茶领域,是另一种劣质茶。
随着白茶知识的普及,传统的做旧茶,越来越容易被发现。
不甘心就此退出市场的劣质茶,也必然会不断调整做旧方法。
伪造技术更强,也更难鉴别。
拼配,是指将不同品种、不同等级或不同年份的茶,按照一定比例拼在一起。
目的是形成特殊的颜色、香气、滋味。
这种技术,在其它茶类中也能见到。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岩茶中的拼配大红袍。
通过不同品种岩茶的拼配,实现香、水、韵的综合发展。
而做旧老白茶的拼配,与好茶的拼配不是一个概念。
他们是将品质正常的茶叶,和做旧茶拼配在一起。
以此来掩盖原本死气枯燥的颜色,茶香、茶汤中的异味、怪味。
拼配的做旧茶,颜色、香气、滋味,都更具迷惑性。
也是需要重点提防的假老白茶、做旧老白茶之一。
《6》
刚开始喝白茶,遇到听不懂的词汇,很正常。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老手。
在茶的面前,村姑陈也还只是个学生。
无论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接触到白茶。
想成为资深老茶客,都只能靠两个方式,学习,喝茶。
学得多了,喝得多了,段位自然会一级级升高。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看文章、查资料,寻找到答案。
有些问题,需要靠自己,一冲一冲,一箱一箱,不断喝,不断对比,才能摸索出门道。
越是写到后面,越觉得白茶的世界广阔繁茂。
喝到老,学到老,白茶,值得品味一生。
?end?
小陈茶事旗下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