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热如火,笼窗开北牖。
颜师古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伏阴逼热,把地面吸收的热能全力发散,故特别热。
周邦彦有词《苏幕遮·燎沉香》描写在庭院池塘边燎烧沉香,悠闲消夏的情景:
燎沉香,消溽暑。乌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千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湿热交织,最终酿成浊气,这也是使得蚊虫滋扰、病*肆虐,同时导致人们很容易在夏天患病的重要源头。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
古代讲究四季焚香,而伏天焚香则是为了去除湿溽之气,驱赶蚊虫。
点击查看:梅雨时节用点香,除湿祛秽,首选降真香
蛋白酶抑制剂研究显示:从紫藤中分离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通过抑制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消化道内的巯基蛋白水解酶达到驱虫目的。
入伏品三香
1紫气东来香
释名:老子出关民间传说有紫气自潼关向东漫发,是富贵吉祥之意,此香宜客厅焚用,故名。
用香:降真香、檀香、丁香、乳香、松香、茉莉花、龙涎香、蜂蜜
制法:降真香必用海南老料为宜,打细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绝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细粉。丁香以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粗粉。乳香、松香打细粉。取少量龙涎香纯白粉末与鲜茉莉捣泥。先把檀香、降真香、乳香、松香之粉,由适量蜂蜜和泥,再将此香泥与鲜茉莉花与少量白龙涎香之泥分三层捏合成香饼(上层是降真等香泥,中层为茉莉花泥,下层是两泥混合之泥)。再制成塔状,高二寸,熏用,最好用配*花梨盖之古香炉,为上佳
2傍琴台香
释名:古人抚琴必有佳香为伴,讲究的琴手无香不抚琴,此香既要气雅,更取烟清、飘渺神秘,如遇国手,听觉、视觉、嗅觉三者皆雅,其清福皆在琴台之侧也,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龙涎香、龙脑香、白芨
制法:沉香用奇楠为宜挫成小方粒,降真香用海南老料为宜,打细粉,龙脑香用真梅片,研细粉。龙涎香用色白上佳者少量研细粉。混沉香粒,降真香粉,以白芨汁(取汁法见前)适量和成泥,待半干制成粗香条,滚上龙涎香及梅片混合的细粉,再以白芨汁刷于表面,阴干,再烘干即可焚用
3尉宗遗风香
释名:汉范晔字蔚宗,著《合香方》,*庭坚《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蜡者戏用前韵》诗中云:“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龙涎香、石斛
制法:降真香用海南老料为宜,打细粉。龙涎香用纯白者,少许研细粉,二物混合用石斛汁适量合为香饼,压成薄片。沉香用海南熟香为宜,挫成粗粒,摊于降真香、龙涎香之薄片上,卷成条状,压紧,阴干再烘干、焚用。(石斛用热水泡涨捣烂取黏汁所余石斛烘干亦可与降真粉共用)
避暑的方法很多,但是最要紧的是调伏内心,一归于静,心静人自在,心静自然凉。
非专业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