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努力读书。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只有一个人站起来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人就是周恩来。果然,日后的周恩来没有辜负自己的理想,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才有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故事。
虽说周总理名扬四海,但是却很少有人知晓周氏家族的详细情况。可见,周氏一族为人的低调与谦逊。周恩来还有两个兄弟,大弟周恩溥和小弟周恩寿,与周总理感情颇深。那么他们的后人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01周氏家族的具体情况
说到周总理的童年,不禁令人感到伤感。周总理先后经历叔父去世,母亲去世,养母去世。亲人去世,不仅留给他无尽的悲伤,而且也给他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家务事,以及养育兄弟姐妹的重任。周总理非但没有被生活压垮,反而为自己的家人支撑起了一片天。
周总理这一生都在为祖国奉献,在他的革命道路上,他结识了他的妻子邓颖超,二人结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二人虽然无子女,但是相互扶持,生活得非常幸福。那么周总理的两个弟弟的人生道路又是怎样的呢?
他的大弟周恩溥成为了一名生意人,他为人诚信友爱,获得了很多好评,也赢得了妻子王芳的青睐。二弟周恩寿在大哥的榜样作用下,也树立了远大的爱国理想,他在20岁便加入了党组织,为国家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并且周恩寿育有六个子女,可谓是多子多福。
02总理和他的侄子们
周恩溥和王芳有一个儿子名叫周荣庆,本来是幸福的三口之家,但这种幸福却在年的某一天被打破。国民党为了探知周总理的行踪,将周恩溥抓起来严刑拷打,周恩溥抵死不交代,最终英勇牺牲。
此时的周荣医院的一名宣传干事。当他面临转业之际,周总理又鼓励他下到基层去看看,希望他能学习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后来周荣庆先后进过轮胎厂、机械厂等工业厂房劳作。
这也养成了他踏实肯干的好品质。也正是在河南焦作的一个钢铁厂里,周荣庆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晋菊清。
晋菊清被周荣庆勤劳质朴的品质吸引,两人便开始谈恋爱。有一天晋菊清照常在厂里做工,突然被几个工友拉到一边,他们试探着问晋菊清是否知道周荣庆的身份,此时的晋菊清才知道,原来周荣庆就是周总理的侄子。可见周荣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十分低调。
于是在周荣庆30岁那年,二人顺利结婚了。周总理夫妇也连忙写信祝福,并且还为两个新人准备了毛巾被、鸳鸯枕头和毛毯。
后来晋菊清见到周恩来夫妇后,邓颖超不仅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而且还悄悄的为晋菊清量尺寸,做了套新衣服。
周荣庆和晋菊清陆续孕育了三个孩子,有一次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周总理问起了孩子的名字,晋菊清为他讲解到:“老大出生那年,周总理在访问印度,故取名周中印;二女儿出生时,婆婆正巧梦到了茉莉花,便取名周小莉;三儿子出生那年,周总理出访越南,便取名周中越。”这一番话逗得周总理夫妇捧腹大笑。
后来邓颖超始终觉得这几个名字不妥,便又为这三个孩子改了名字,老大叫周志勇,老二周志红,老三周志军。但是家里人每次提到这三个孩子最初的名字,都要嬉笑一阵才肯作罢。
周总理对于小弟周恩寿的子女也是一视同仁的,由于周恩寿身体不好,周总理便把他的大女儿接到身边看护。这个大女儿名叫周秉德,她的父母为她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她能够保持初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她自小在周总理身边长大,自然继承了周总理的很多好品质。她为人正直宽厚,从不骄矜,靠自己的打拼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周秉钧是周恩寿的第一个儿子,父亲给他取名为“钧”,钧在古代是一种计量单位,也被人用来指代兵器。果然周秉钧长大后不负父亲所望,参军入伍,成为了当地军队里非常优秀的飞行员。
周秉宜、周秉和、周秉华、周秉建都是周恩寿的孩子,他们也通过辛勤的学习,最终都有所成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03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周总理总是悉心培育和教导这些后辈们,为了使他们丢掉总理亲属的光环,他定下了十条家规。比如孩子们不能为了专程探望他而丢下工作,更不要炫耀自己,要保持低调,不允许随意透露和总理的关系等。而且周总理也不允许自己的亲人利用他的关系请托。
有一次周荣庆辗转打听到曾经做过周总理部下的何部长能够买到二手的红旗车,于是便托他替自己购买。要知道在当时能够拥有一辆红旗牌的汽车,哪怕是二手的,也是一件令人非常羡慕的事情。后来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把周荣庆叫回家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从那以后,周家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论和谁相处,都会严格遵守周总理的这十条家规。而且他们也将这十条规矩,讲述给自己的后辈听。这种代代相传的好品质,就叫做家风。
04结语
周总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对自己以及家人的要求上,也非常严格。通过周总理一家的故事,我们也了解到周氏家风,
明白了传递好品质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是如何长盛不衰的。古有颜之推做《颜氏家训》,告诫子孙后辈应当如何立身,如何处世,如何做学问。
近有《曾国藩家书》教导子孙如何成为一个正直从容、不卑不亢的人。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们所要杜绝的,
正是社会上盛行的攀比之风。我们所要继承的,是无数前仆后继的革命先辈们留下来的不懈品格,是无数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