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竟如此爱花,精致的生活从赏花开始

自古文人雅士喜爱花花草草,而且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章诗篇。其中,周敦颐的《爱莲说》便是最好的代表。在宋代,享受性消费之热,还突出地表现于花卉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宋朝无论男女都爱带花,我们在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出。也许您无法想象,宋朝人竟如此爱花,精致的生活从赏花开始。

临安的花品很丰富,菊花就有70多种。牡丹有秋天开放的,还有冬天开的,芍药,有早绯玉、缀露千叶。梅花,有香梅、红梅、腊梅等等。花是人人爱。许多花,其色、其态、其神、其香,常常令人倾倒。历来就有人为花吟唱,为花作画,也为花编织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也给花赠送了许多美而别致的雅号,也有人对花卉的评价是另一种格调。

为了满足人们对花卉的喜好,花农们便将这些大自然的娇美赏赐,加以人工栽培,甚至精心改造,投入市场。临安市场,四季都有鲜花上市。春天上市桃花、瑞香和木香。夏天上市金灯花、茉莉花、葵花、石榴花、栀子花。秋天上市茉莉、兰花、秋茶花。冬天上市木春花、梅花、腊梅、兰花、水仙等。同时还有用罗绢做的各色小花,也在市场上兜售。其中茉莉花的叫卖最热闹。初上市时,其价格很高。

当茉莉花盛开之时,买花戴花的妇女更多,很多女子总是头戴两三朵。一个临安城里,提着马头竹篮叫卖茉莉花的小贩,就有好几百人。鲜花并不只属于有钱人家。中等人家甚至小户人家的妇女们,也想方设法要享受一点大自然香美的赏赐。《夷坚志》记载,临安丰乐桥开机坊的周五家,有个漂亮而又爱美的女儿,听到街上卖花声,出门一看,见小贩提的鲜花特别新鲜艳丽,于是买了很多,插在房里,往来赏玩。

洛阳的花卉,品种甚多,牡丹被誉为“花王”,许多园林里都种植牡丹,天王院是个专种牡丹的“花园子”,有几十万株。本城的花农、花贩子多半住在这里。最名贵的牡丹是“姚黄”、“魏紫”。“姚黄”买不到,一枝“魏紫”要钱。仁宗时,李迪为河南留守,每年他将四五朵鲜艳的姚黄魏紫,派遣驿卒连夜兼程送入皇宫。皇帝之喜好,对于社会之喜好,大有推波助澜之势。

两宋时期,生物学上有一个大进步,就是发现并且掌握了植物变异的一些规律。花农们把牡丹、芍药以及菊花的品种加以改造,使其花形变异,颜色变异,培植出许许多多新品种。宣和年间,洛阳花工用如玉千叶、玉楼春等白牡丹的原种培植出一种浅碧绿色的绿牡丹,这种新品叫“欧家碧”,价在“姚黄”之上。据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说,洛阳一地的牡丹有90多种。后来张珣记载有种,而后又培植了不少名贵的花种。

四川彭州,也盛产牡丹,有小洛阳之称。北宋末年,好些花商花农从洛阳引进一些牡丹品种,加以改造,培植了更多新的名贵花种。陆游的《天彭牡丹谱》载,彭州的牡丹有多个品种,多过洛阳。其中如“祥云”,初出时,一株可卖七八贯。“双头红”刚上市,一株要价30贯。彭州有名的大户李家、苏家,都是经营牡丹花发财致富的。孔仲武的《扬州芍药谱》说,扬州一地出名的芍药有33种。刘蒙的《菊谱》里,记载了菊花品种35个。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爱花、赏花。无论是否富贵,大家都把生活过得如此精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djfwzx.net/afhzp/87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