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旁100多年历史的来今雨轩,品冬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www.csjkc.com/yydt/m/515.html

曾经多次写过我心目中大北京最宝藏的公园“中山公园”,今年6月,公园内又开了一个新的宝藏去处“来今雨轩”。

位于南门中山先生像东侧,曾经是革命旧址的来今雨轩,与故宫只有一墙之隔。在年建立之初,是集餐馆和茶座于一身的著名的宴请场所。

与这里最有渊源的,当时鲁迅。鲁迅在这里翻译了《小约翰》,一生爱喝茶的先生,寓居北京15年,年5月,鲁迅曾频频光顾来今雨轩品茗就餐、赏花会友。当时除了鲁迅先生,李大钊、叶圣陶、林徽因、齐白石也都是这里的座上客。

年6月,来今雨轩恢复当时旧貌,定位民国风格茶馆重新开业。十分推荐去体验下这个百年历史的绝版空间。

追寻三代花砖

来今雨轩主体建筑平方米,坐北朝南。外表与中山公园融为一体,四面出廊,五楹,红砖墙,黑筒瓦,歇山顶,廊柱制备齐全。庭院中间布置太湖石,花草环绕,环境特别好。

挑开珠帘走进去,风格马上切换成民国风。室内铺设木地板和护墙板,是浓郁的古典色。房屋挑高特别高,中间是9张,两侧有对称楼梯可以走到二楼。

二楼现在是展览区域,也可以俯瞰整个建筑内部。高大粗壮的木支撑柱也一览无余。

室内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各处的花砖纹样。这里隐藏了三代花砖,你都能找到吗?

最古老的,是女洗手间门前,下沉区域玻璃罩内封存起来的“老古董花砖”。因为时间久远,颜色已经蒙上了一层灰色,碎裂得也比较厉害。

第二代花砖,是在入口处左手,窗下的一个茶几,茶几表面是12块花砖拼接而成。

第三代花砖,就是现在一层茶室地面的花砖装饰,是最近几年重新按照当年样式再制而成的。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其他的花砖的?茶台上的“来今雨轩”名片,也是一块小小的好看“花砖”哟!

除了花砖,几扇大玻璃窗用到的墨绿色窗帘也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最后打包了冬菜包子,包装纸袋的花纹是花砖纹样,窗帘的同款颜色。各种设计、颜色呼应,让我深感佩服。

时隔半个世纪,来今雨轩再次开门营业,真的是有好好做准备,细节上考虑得十分周全。

冬菜包子配茉莉花茶

来了,就要坐下喝一壶花茶,尝一尝冬菜包子。

室内沉静的气场,与夏季的一壶茉莉甘露特别配哟。

[茉莉甘露]

店里一共四种茶叶可选,茉莉甘露、兰香甘露、雅安红茶、小青柑普洱红茶。

最传统的,就是茉莉甘露。绿茶基底,再用茉莉花多次熏制,冲泡之后,香气清纯优雅。每款茶叶冲泡的茶具和方式会有不同。在茶台有专门的茶艺师处理。

例如茉莉甘露,用透明茶具,热水闷泡40秒,就要立即把茶叶提出来。时间过长,茶汤会有涩味。

[冬菜包子]

何为冬菜?选用腌制三年以上的四川南充川东菜,以传统炒馅儿工艺制作而成。

造型也与日常吃的包子不同,26个褶的高桩鸟笼包造型,包起来大大的冬菜肉馅儿。入口微甜,与茉莉花茶果然是一对绝佳CP。

[豌豆黄]

用去皮白豌豆,层层过筛,细细熬制,自然凝固,端上来的时候每一枚颤颤悠悠,入口即化,不是很甜,非常细腻,没有磨砂似的口感。

[小桃酥]

用传统工艺手工制成,入口酥脆,还原了老北京的味道。

[小菜组合]

四个小小的茶杯,分别放了用荠菜头、佛手瓜、黄瓜、樱桃萝卜做的四味小菜。配包子或者茶水都还可以。最喜欢清新的佛手瓜,带着一点果香一点花香,还是这么大第一次吃到。

Tips

全场只有9个四人桌,目前不允许拼桌,坐满了就要等位。

如果不想堂食,也有外卖窗口出售冬菜包子,就在大门右侧,但只有上午半天营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ordosmjjddjfwzx.net/afhzp/917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