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的夏天还没真正热起来,时不时的会将白牡丹拿出来冲泡。
盛着白牡丹汤水的公道杯中,不断有水蒸气冒出,清丽的花香和桌上那盆迷你的蝴蝶兰,极为匹配。
正喝茶呢,有茶友来咨询问题了。
发来一张茶叶的图片。
只看一眼,不对。这不是白茶,眼生的很。
紧接着,茶友发来信息:你看看,这白牡丹怎么样?我发小送的,自家的茶,百分之百纯手工。
天呐,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不是说,茶叶的好坏难以回答,而是在不伤害茶友心灵的情况下,说出这款茶的优劣,太难了。
茶友发来的那款茶,根本就不是白牡丹,这要如何评说?
朋友送来的茶叶,是一番心意,若觉得好喝,喝着身体觉得舒服,那没什么大碍,满心欢喜的喝下便是。
只是,这茶叶,却不能冠以“白牡丹”之名。
《2》
白牡丹的定义
见茶友发来的图片中,茶叶芽头苍白如纸,虽然是芽头,却一点儿毫毛也没有,光秃秃的像是拔了毛的兔子。
至于叶片,颜色也非嫩绿灰绿,而是发暗的绿色,不够光明磊落,反而还多一些凄凄惨惨的模样。
这一点,可不是偏见所致,连茶友自己也说,将自己的“白牡丹”和村姑陈家的白牡丹放在一块儿,发小送的那款,像是得了病一般。
真正的白牡丹,不该是这个样子。
在《白茶国家标准》中,对白牡丹的定义抄录如下:
白牡丹Baimuda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其中,对白牡丹有树种上的要求:必须是大白茶,或是水仙茶树才行。
其次,需要符合白牡丹采摘标准当中的一芽一、二叶的标准。
最后,还必须用白茶的加工制作工艺。
三者在叙述的时候,出场的顺序虽然有先有后,但是重要性却无先后之分,在条件齐全的情况下,这样的白茶产品才能够被称作“白牡丹”。
再细致的看看,白茶国标中,对白茶牡丹感官品质的描述。
“特级白牡丹:毫心多肥壮,叶背多茸毛。”
特级白牡丹的采摘时间,紧接在白毫银针之后,芽头肥壮,嫩叶也极为细窄,丰厚的白毫像覆盖了一层鹅毛大雪。
如此才是特级牡丹应该有的样子,而只有肥壮芽头,但一丝白毫也没有的茶叶,肯定不能被称为白牡丹。
《3》
容易与白茶混淆的树种
随着白茶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攀龙附凤的茶也越来越多,经常被冒名顶替的树种,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福云六号:
福云六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将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之后,培育出来的茶树品种。
科学家们原本是一番好意,想要培育出更宜栽种,更高产的白茶,奈何福云六号并未继承大白茶的优点。
芽头小、白毫数量稀少,外貌未达好茶之标准,在汤水的内容上,也薄得很。
其余的香气滋味,已经不用再多说。
单是水薄这一点,就足以令千万茶友将它弃之如敝履。
没有市场的福云六号,如今也极少有人种植,茶友若是不慎遇上,可依据以上特点进行辨别。
云南大叶种:
云南的山,高山耸峡,山峰连绵起伏,和福建秀气的山,太不一样。
云南大叶种也是当地的树种,古树繁多,云南乔木极为高大。
作为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在春茶季所制作出来的茶叶叫做普洱春茶,秋季所制作的叫做普洱秋茶,唯独把夏季做出的茶,当成是白茶,未免也太没气节。
众人皆知,夏茶品质不好,六大茶类中的名茶好茶,没有将夏茶当做原料的。
将云南大叶茶的夏茶当成白茶来卖,难怪福鼎的茶农要骂,要生气。
福鼎白茶的口碑,被外省的茶扰乱坏,朴实的农民该多委屈,多憋闷呀。
委屈太大,忍不了了,难免就要骂一骂的。
外省茶树:
一个人名气大,仿冒的人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多。
至于少林寺,既是名门正派,又是江湖里首屈一指的大门派,每天找上门来叫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刚开始的那些人,还能够问问名号,到了后来便懒得问,统一被打发了。
同样,仿冒白茶的茶树,近年来也前仆后继,记不全名字,自身也没太大特点,便全部划分到“外省茶树”一栏。
《4》
白牡丹的工艺要求
身为白茶,白牡丹同样是由萎凋和干燥这两道工艺制成的。
换言之,若工艺与此不同,便不能够被称之为白茶,也就更加不能被称之为白牡丹。
萎凋之前,白牡丹的芽头肥壮饱满,叶片虽薄嫩,但同样也是生机勃勃的挺立着。
经过萎凋之后,在阳光与风力的配合之下,白牡丹茶青中大部分的水分流失,部分香气也被带出。
虽不如刚采时鲜嫩,却像是寒冬红梅的枝干一般,生出些曲折的品格。
正晒着白牡丹的水筛,香气馥郁芬芳的像是正在盛开的一盆鲜花,而排列整齐的水筛就像是一整片盛开的花圃。
萎凋之后的白牡丹,白毫愈发明显,雪白明亮,娇俏可人。
但此时,还需要将白牡丹干燥,达到白茶国家标准当中8.5%的含水量,才算是大功告成。
之后,便可以将白茶放置于“三层包装”(铝袋、塑料袋、五层瓦楞纸箱)中,进行陈化,在储存良好的情况下,白牡丹内质越来越丰厚。
《5》
白牡丹的香气滋味,以及老牡丹的香气
白牡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花香。
不同于白毫银针的毫香浓郁,寿眉杂糅的花香与草药香气。
白牡丹的花香是纯粹正统的鲜花香气,好似花神身边服侍的小童子拿了酿花蜜的瓶子,正想要偷喝的时候被抓住,吓得撒了一些在白牡丹上一般。
白牡丹的花香,香气袭人,芳兰竟体,嗅之虽然雅致,但并不散漫,施施然地落进茶汤中。
每啜一口,仿若含了一颗宝钗的冷香丸般,齿颊留香,连身体也像是被香风浸润已久,有香留存。
白牡丹芽头秀长,芽头上的白毫与叶背上的白毫一块儿,组成茶汤中的鲜爽滋味。
在等级较高的白牡丹里,毫香并不逊色,同游龙一般,在花香中不断浮现,香气呈现出鲜嫩,纯爽的韵致,毫香清晰。
汤水淳和,冰肌玉骨,白毫莹亮,汤水玲珑剔透。化在舌面上,有明显的重量,还可以用舌头掂一掂。
尤其,在老牡丹(陈化时间达三年及三年以上的白茶)中,除了药香,毫香同样被保存。
只不过同新茶时的鲜笋香气不同,老牡丹当中的毫香转化为稻谷香气。
在老牡丹的香气中,药香浓郁,毫香显露,花香盈盈,冲泡到最后,竹叶香,粽叶香也相继生出。
品质好的老牡丹,绝对不止药香这一种香气。
新茶中的白牡丹当中的美好,在时光中也一并被收藏,遇水展露美好。
《6》
仲夏已至,春天早已走远。
可在冲泡一杯今年的白牡丹之后,春天好像就在身边。
春日里的茉莉香、水石榕、槐花香、梨花香、杏花香,不断在空气中绽放,释放出它们的香气分子。
莫名,这样的香气就令人舒缓,心生愉悦。
午后里,想要有一个明媚的心情,太简单了。
泡一杯太姥山的白牡丹,就足够了。
end
小陈茶事旗下白茶